您好!欢迎访问西安市帮困助残公益慈善基金会!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通知公告 >

钟南山谈疫情峰值:肺炎这场战役何时结束?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4:15新闻来源:未知

在2月17日下午,钟南山院士表示:

 

根据现有数学模型和政府采取的有力措施,预计在2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左右全国疫情会平稳。

 

 

有了钟老这样的表态,让我们心定不少。

 

不知何期的疫情,终于拨开重重雾障,前方抗疫的道路清晰了几分。

 

再加上最近一个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如春风化雨,冲淡了心头些许的阴霾

 

康复者特异血浆治疗11人。

湖北以外新增病例14连降

治愈人数达12000多人

……

 

但局面的好转,并不意味着大局已定。

 

我们欣喜于一切良好的变化,但这场战役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艰苦。

 

武汉还在备受煎熬,患者和医护人员还在日以夜继地与病毒搏斗。

 

只有热闹重回武汉这座城市,几万患者和医护人员平安归家了,到了那时,我们才可以松一口气:

 

终于结束了,黎明到来了。

 

一座城池的治愈

 

曾有一位非典幸存者,在家里收养了许多流浪猫狗。

 

她说:

 

那些流浪猫狗都是被抛弃的,也许这就是同病相怜吧。

 

一种疾病,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

 

17年前,是非典人,他们活了下来,但生活跌入谷底,世界抛弃了他们。

 

17年后,隐约中也在撮成一个被我们赋予贬义色彩的群体——武汉人。

 

武汉封城已经有26天了。

 

从限行到封城,从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建立到四面八方的驰援,从第一例不明肺炎见诸于报端,到确诊人数上升至万人,牵动人心。

 

武汉这一座城市在2020年伊始,经历了难以言喻的伤痛。

 



1月26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光谷广场。(新华社图)

 

穿梭在城市里,昔日热闹荡然无存,只有若干行人戴着口罩匆匆路过,红灯与绿灯成为摆设,倘大的省会城市宛若空城一般。

 

1月26日,行人在武汉楚河汉街行走。(新华社图)

 

医院内,医院门口摩肩擦踵地排队,一床难求;

 

1月22日晚,武汉市第七医院外的排队

 

医院外,寥寥几人,冷冷清清,一切的活力偃旗息鼓。

 

《按下暂停20天,武汉人这样生活》截图,林晨同学

 

Vista看天下采访了一些武汉在武汉街头送餐的小哥,支言片语中更是勾勒出一个疫情下的武汉图景。

 

顾客点餐,备注鸡蛋要生的,因为家里快断粮了;

因为主人不在,留在家中的新生猫咪都死了。

 

《按下暂停20天,武汉人这样生活》截图,林晨同学

 

这些只是城市的一角,一个缩影,武汉的每一个社区,每一条街道,都随这场疫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止物质上的,还有心理上的。

 

但有人想逃离,却有人想回去。

 

因为这里起码有家可回,在外却无处安身

 

武汉人,甚至是湖北人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鄂A牌照私家车在外省寸步难行,围堵被砸;

……

 

人心的冷漠与歧视,比病毒更可怕。

 

 

肖红兵是湖北的一位普通货车师傅,开着一辆鄂开头的货车。

 

自从武汉封城后,就一直漂泊在路上。

 

在服务区时,工作人员催着让走:

 

你们湖北病发的很严重,都是从湖北传染过来的,你湖北车不要停了不要传染给我们了。

 

后来肖师傅被好心交警安排了住宿。归家暂且无期下,肖师傅更担忧的是,靠这辆鄂开头的货车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肖师傅的驾驶室(封面新闻图)

 

一位武汉的小学老师已经连续三年去厦门过年。

 

但这个春节,她恰巧感冒发烧了,虽然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证实她得的不是新冠肺炎,但仍无处可栖,终日提着行李箱……

 

 

这些是漂泊在外的武汉人的众生相,他们尝遍世间冷暖。

 

我们知道,疫情一定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

 

然而,当武汉封城结束,为我们敞开怀抱时。我们的内心,又何时能为武汉重新开放?

 

疫情的结束,不过是另一场治愈的开始,只是这一把手术刀却递交到了我们每一个人手中。

 

有人问:“封城结束后,你还会去武汉吗?”

 

希望我们还会去武汉,去看喧嚣热闹代替冷清安静,用安慰拥抱代替歧视和谩骂。

 

去吃着裹满芝麻酱的热干面,去赏着缀满枝头的樱花,希望到时目之所及,行人如织,熙熙攘攘。

 

只有到那时,我们才是赢了。

 

借一个武汉市民的朋友圈说的:

 

我的城市生病了,有的人鼓励他,有的人与他共度难关,有的人痛骂他,无论你是哪种人,等我们治好了他,还是欢迎你来武汉。

 

钟南山说“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这座英雄城市凯旋之际,愿你我能坦然去拥抱他。

 

 

38000多医护人员的归家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这样写道:“人类全部的智慧就全部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从钟南山只身赴武汉,到2月13号又增派2600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已经有38000多名医护人员不舍昼夜地与病毒赛跑。

 

他们承载了我们大半的希望。

 

那是在请战书上按下的红指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慷慨热忱,一腔奋勇。

 

 

那是剪掉的长发,在我们抱怨理发店没开,不能打理头发时,她们英姿飒爽地奔赴前线。

 

他们光芒万丈,让人心生敬意。

 

英雄气概之下是凡人肉胎,他们同样是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儿女,别人的爱人

 

支援湖北的护士赵英明出发的时候,丈夫追着车向她喊话:

 

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保证包一年的家务,我做哈。

 

面对丈夫的担心和爱意,赵英明回应说:

 

我一定平安回来,还要监督你做一年家务。

 

 

2月2日,对于医生张仕华来说,是走进婚姻殿堂的日子。

 

但是他却选择将婚期推迟,选择驰援武汉。

 

他把对未婚妻的愧疚写在一张纸上,透过厚厚的玻璃,给未婚妻看:

 

“今天我欠你一个婚约,今生我用一生去守护你。”

           

河南护士刘海燕,从大年初一到初七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

 

丈夫带着9岁女儿给她送饺子。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隔着几米的距离,女儿先上前放好饺子,刘海燕再上前拿走饺子。

 

 

面对哭泣的女儿,刘海燕隔空拥抱。虽咫尺之遥,如隔千里,不能相拥。

 

 

2月11日下午,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的母亲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在云南昆明过世,在抗疫一线的吴亚玲得知这个消息,泪如雨下。

 

 

在母亲遗体火化的那个上午,她连通家人的视频通话,表示想最后看一眼母亲。她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告别母亲。

 

这些人,不是因为他们生而英勇,只是他们选择无畏。

 

截止2月14日,湖北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例就有1502例,死亡6例。

 

在生死宏大主题背后,藏着切肤之深的亲情、爱情。

 

就如阿加莎克里斯蒂说的:

 

生活中最悲痛和最难捱的莫过于得知你最疼爱的人在受磨难而你又无能为力。

 

此刻,无数他们爱的人正揪心地等待他们回家。

 

只有这38000多名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给家人一个拥抱,吃上热腾腾的家常菜。

 

这场战役才算告一段落。

 

 

70000多确诊者的康复

 

 

 

截止2月18日12点,已经有1870人离我们而去。

 

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尽是让人喘不过气的悲剧。

 

把这些数字细细揉碎剥开。

 

那是一千多个梦想的幻灭,山河远阔,人间烟火与他们都无关;

 

那是一千多个家庭支离破碎,或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或是留嗷嗷待哺的孩子……

 

这是一位妈妈因疑似新冠肺炎抢救无效去世,女儿追着葬殡车痛哭。

 

闻者无不为之心碎。

 

  • 版权所有:西安市帮困助残公益慈善基金会

    办公地址:西安市西大街桥梓口金桥公寓商业楼201-210号

  • 办公电话:

    029-87515752

    029-87528110

  • 13152091186(个人捐赠咨询)

    13359232002(企业捐赠咨询)

    18066618082(最美志愿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