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 请不要理解为免费
因做公益慈善事业的缘故,经常碰到想加入西安市帮困助残公益慈善基金会志愿者的爱心人士,但是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家常常都会问到同样的问题:
做公益就是无偿免费做好事吧?
公益从业人员是一份高薪职业吗?
公益与慈善是一样的吧?
做志愿者有什么福利呢?
做公益是不是都很有钱?收入从何而来?又如何生存?
看来,很多人对公益、慈善还存在着很大的误解。
什么是公益,什么是慈善
什么是公益,什么是慈善?
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的问题:●公益即公共利益,指基于政府主导以增进公众福祉的事项和行为;
●慈善即慈行善举,指基于民间爱心以改善他人境遇的事项和行为。
●公益、慈善均属非营利行为,有营利目的为商业行为,商业行为则须纳税。政府为公益事业主要承担者,民间做公益为补充。政府兴办教育、医疗、福利、救助、文化、环卫、生态保护等,不以营利为目的。民间也可捐资或兴办这些非营利性事项。政府行为系职责,民间行为系慈善。慈善与公益目的一致,公益基于政府视角,慈善基于民间视角,有时并称“公益慈善”。不是所有公益都是慈善,但慈善一定是公益。
简单的说:公益是维护公共利益,增进公众福祉的事项和行为;
慈善指基于民间爱心以改善他人境遇的事项和行为;
慈善与公益目的一致,公益基于政府视角,慈善基于民间视角,有时并称“公益慈善”,不是所有公益都是慈善,但慈善一定是公益。
●按《慈善法》规定,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
(慈善活动=公益活动)
●兴办公益是我国人民政权性质所决定的。目前政府还不能包揽一切公益事项,只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民间力量参与弥补不足,这就要发挥政府和民间两个积极性。引导民间参与慈善,坚持自愿原则,运用政策优惠、文化感召、荣誉激励等方式,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人们的善行义举。
●《慈善法》是调整慈善主体社会关系,规范慈善组织、慈善活动以及慈善行政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是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制度基础。
我省慈善立法情况
● 2017年,省民政厅委托省慈善联合会起草慈善法实施办法草案稿。省慈善联合会接到起草任务之后,组织人员进行了调研、座谈讨论,当年11月向民政厅提交了草案稿。
●经省民政厅、省法制办组织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和研究修改,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同意,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省人大常委会经过三次会议审议和修改,2019年5月30日表决,全票通过了《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依法促进慈善事业形成共识,反映了人心所向。
●省实施办法的制定,增强了《慈善法》实施的针对性、操作性,细化了有关法律规定,完善了慈善组织登记、募捐、捐赠、信托、志愿服务、监管等制度,为我省全面实施《慈善法》提供了立法支持。
●省实施办法制定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增强全省人民依法兴善的法治意识,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动员全省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特别是促进企业家形成捐助群体,在全省各行各业、城乡社区形成扶贫济困、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社会风尚,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那随处可见的免费讲座,公益保健知识讲座,XX公司某产品的公益体验活动,这不算公益吗?
当然不算,这顶多是一个吸引顾客的商业活动。
那买了商品,商家捐献的销售额的一部分算公益吗?当然也不算,这顶多算一种促销方式。
确切来说,公益是不隐藏潜在的商业利益和利益交换,且不在法律责任范围之内的回馈社会的行为。现在很多社会的项目是披着公益外衣,商业利益为核心的,这和公益关系不大。
公益有成本
“公益=免费”这个观点根植于大众内心。很大部分原因是一些机构为了商业目的,向大众宣传活动不需要花钱甚至能得到礼品导致的。
当然,也有很多真正的组织或志愿者团队为了提升大众参与度,以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方式举办活动。
久而久之,大家就以为公益原来不需要成本,毕竟普通人也不会去特意留意主办方为了这个活动花了多少钱?里面又包括了多少人力时间成本?又是谁支付了这些成本?
可能有人说这成本很大部分来源于乐于奉献社会,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心组织,他们自愿承担这些“公益费用”,但这也不意味公益就是免费的。
公益组织经费来自哪里
根据最新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9)》显示,截止2018年年底,中国社会组织总数量超过81.6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6.6万个,社会服务机构44.3万个,基金会数量达到7027家。
和庞大的组织数目相比,很多社会组织生命周期却不超过五年。这是什么原因?
和公益需要成本一样,一个组织的运行也需要成本:人员工资、房租、行政成本、差旅费、办公设备……
那么公益组织钱从哪里来?
✦社会捐赠
一个有公信力的公益组织,自然会赢得更多人的支持,这也是检阅一个组织是否真正公益的标准。
虽然有些人认为公益组织的钱一定要全部花到救助弱势群体上,但他们不知道一个组织在赋能、储备上也需要花钱,而非定向捐赠就完全可以用于这方面。
✦另外公开募捐还有以下方式:
在海外很多国家,公益慈善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公益与慈善也并非富人的专利。
现如今,公益慈善在中国也越来越有着社会化普及的趋势。就比如我们帮困助残公益慈善基金会举行的公益慈善活动,企业可以参与,爱心志愿者可以参与,普通爱心人士也可以参与。
或许有人认为个人力量太渺小,其实只要怀着善意,都值得被珍视。
西安市帮困助残公益慈善基金会 希望和所有的爱心企业、爱心志愿者们一起努力,唤醒更多人的公益意识,源源不断地加入我们公益慈善队伍中,让我们把慈善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正能量传播的越来越广,让更多的孤寡老人、失独儿童及贫困家庭 感受到社会爱心人士奉献的温暖。
2019年陕西志愿者最新福利:
1、为慈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奖励荣誉证书、荣誉奖杯、爱心慈善大使扁牌。
2、用人单位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将慈善志愿服务情况纳入考察内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有良好服务记录的志愿者。
3、个人为慈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 “个人及其家庭成员、亲属,因意外事件、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可以向慈善组织或当地政府求助。”对其救助申请,应当优先给予救助。
4、如果企业或个人向基金会捐赠善款,基金会开出捐赠发票,企业凭借捐赠发票可抵税收,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和个人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一定比例内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我国现行的扣除比例分别为企业利润的12%,以及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30%。超过限额部分不得扣除。根据《慈善法》明确规定企业超出扣除限额的部分可结转以后三年扣除的条款。今后企业开展公益捐赠行为将享受到更大的税收优惠。
如有加入帮困助残公益慈善基金会志愿者,均颁发志愿者证书,志愿者服装一套(马甲与帽子)。
陕西爱心捐款通道:
西安市帮困助残公益慈善基金会
爱心捐款专用二维码